冀州市農牧局為進一步提升農業科技管理水平,提高作業效率,組織該市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者,開展了首次飛防演示觀摩會。
觀摩會展出多為旋翼無人機,整機運用模塊化設計,采用精密電子設備與飛控裝置,操控穩定。機身大部分采用碳纖維和航空鋁材料,農藥噴灑時,藥物由霧化噴頭裝置均勻噴灑,并經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作用,加大力度穿透作物。該機以鋰電池為動力,一組電池可飛行15分鐘,每架飛機每天作業量500畝以上,高出人工效率數十倍。 技術人員在對植保無人機進行組裝調試后,按下遙控系統,8個螺旋翼同時高速旋轉,無人機慢慢離開地面,飛至植株上空,上升至0.5米,農藥開始從兩側噴頭旋涌而下。隨著無人機的平穩來去,不到半小時,20多畝的棉花地便噴灑完畢。無人機每分鐘能噴灑一畝地,起飛一次可以噴灑5畝作物。
無人機施藥,避免了作物的損失和藥物對人體的侵害,其搭載的高壓霧化噴灑系統使霧滴粒徑更小,更容易附著在作物和有害生物體表,藥效更易發揮。為驗證效果,該市農牧局植保站負責人李永剛現場公布了幾天前對南午村鎮趙三莊示范田進行無人機打藥的檢驗結果,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結果顯示,農藥噴灑后第四天藥效達到90%,蟲害得到有效抑制。
觀摩現場,無人機的高效作業受到人們一致好評。許多負責人對無人機的作業原理和作業效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流露出嘗試運用于農作物的傾向。
(農用無人機田間工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