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錢寶網農用植保無人機助力現代農業的發展)
《“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提出:“以建設智慧農業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全面提高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發展智慧農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采取綜合性措施扎實推進,而農用植保無人機是智慧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農業領域全程機械化的重要舉措。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寶四川雷神空天科技有限公司用不到3個月的時間,自主研發了首款錢寶農用植保無人機——“雨田一號”,此舉也是該公司在農用植保無人機領域的首次突破。
根據《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的“一控二減三基本”方針,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地膜、秸稈、畜禽糞便基本資源化利用。力爭到2020年,實現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農用植保無人機的出現無疑會在“一控二減”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據該項目的負責人胡學飛介紹,錢寶“雨田一號”農用植保無人機的高精度噴灑控制可根據作物要求,靈活調整流量和霧化效果,同比人工操作,可節水95%,節藥20%以上。此外,優良的空氣動力學設計與高能電池的完美結合,使得該款植保無人機單次可連續作業30分鐘,打破同等量級植保機的續航魔咒。
中國是農業大國,每年需要大量的農業植保作業,而我國的植保機械卻還停留在發達國家上世紀50年代左右的水平,至2015年底仍然是背負式手動(電動)噴霧器占據植保機械比重的九成以上。由于農業病蟲害非常嚴重,防治病蟲害的農藥噴灑工作量巨大,我國每年農藥中毒人數有10萬之眾,致死率約20%,因農藥殘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數更是難以統計。“雨田一號”農用植保無人機在規避農藥中毒方面,為勞作者的健康保駕護航。因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可遠距離遙控操作,避免了噴灑作業人員接近農藥的危險,安全而高效。
農用植保無人機之所以成為智慧農業發展重點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因為老齡化和農村人口外流導致了勞動力不足。傳統的人力密集型農業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機械替代人工成為未來農業發展必然趨勢;二是政策補貼優勢。近幾年全國農機購置補貼力度一直很大,一旦植保無人機進入國家層面的補貼后,為了補齊農業機械化的短板,相應的補貼力度也會很大。去年2月,農業部印發了《制定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重點任務包括推廣新型高效植保機械。今年5月,農業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開展農用植保無人飛機專項統計工作的通知》,今后農用植保無人飛機專項統計將作為年度常規性工作加以開展,條件成熟后將逐步納入《農業機械化管理統計報表制度》范圍。
農用植保無人機問世時間雖然不長,但受到市場關注度很高,市場前景也十分廣闊。據中國農機流通協會的調查顯示,農機合作組織、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在消費主體中的比重正以15%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長,新型農業主體的崛起,以及新形勢下農資市場的一系列變革,都在為農用植保無人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有利條件。“雨田一號”推介會當天,就有不少商戶爭相訂購。
胡學飛告訴記者:“雨田一號”只是四川錢翼空天科技研發的首款機型,三個噴頭,適用于小麥和水稻的農藥噴灑,接下來公司將致力于更多機型的開發,針對不同類型的農作物,研發與之相適配的機型。這是公司配合集團微商下鄉、用互聯網幫扶農產品銷售、培養新型農業生產者等一系列舉措中的重要一環,最好的農用植保機應該理解農業,貼近農業生產。
對于推廣前景,集團領導張小雷先生充滿了自信:目前全國18億畝的耕地,就算擁有10%的市場占有率,也是一個驚人的市場;其次,面對比國外先進農業國家低40%以上的農藥噴灑效率,植保機擁有高效、安全、環保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如此,公司將采用只租不賣、培訓+維保相結合的方式,一個縣發展一個代理商,公司負責設備維保,培訓操作人員,以低于市場價50%的價格由代理商負責為當地農民提供噴灑服務。企業也規劃了推廣速度,預計一年內將在全國發展300個縣的代理商推廣這一業務,三年內突破1000個縣(編者注:全國有285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這是一項切實投身國家三農發展,科技興農的重要舉措,企業在這方面愿意并為之做出了實實在在的努力。
全程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驅動力,智慧農業是農機行業未來的重要方向,而作為智慧農業發展重點的農用植保無人機,不僅要發揮其在病蟲防治領域安全有效地替代人工作業的功能,還應在環境監控系統、病蟲害監測、自動灌溉系統、農作物估產系統、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情大數據、農情收集發布系統等各方面介入智慧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環節,充分扮演好在智慧農業中的角色。如此才能讓農用植保無人機真正飛起來,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插上飛翔的翅膀。這對農用植保無人機企業來說既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更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農用植保無人機前景看好。